返回首页

白求恩志愿专家两会建言丨黄宇光:促进基层医疗卫生健康发展 政策支持生育惠及民生

2022-03-11

最是一年春好处,又到一年两会时。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们齐聚北京,共商改革大计,共谋发展良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发展社会工作,支持社会组织、人道救助、志愿服务、公益慈善等健康发展。同时,在妇女儿童、乡村振兴、养老服务、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救援、社会心理服务、法律援助、行业协会商会等多个领域提出了新要求,对社会力量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


白求恩公益基金会的多名志愿专家作为医药卫生界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汇成振奋人心的“医界好声音”。他们将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白求恩精神,发扬在平日工作中,撰写在两会建言里,形成服务患者和公众、联动医疗和慈善领域的公益纽带。



黄宇光.jpg


加大基层医疗卫生健康支持力度,避免大医院“虹吸现象”


“我国优质医疗资源发展不充分、不均衡的矛盾依然存在。促进基层医疗卫生健康发展仍然是实现健康中国的重要举措,也是目前医疗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两会期间,黄宇光委员提交了《关于加大基层医疗卫生健康支持力度,避免大医院“虹吸现象”》的提案。


大医院的“虹吸现象”不利于基层医疗卫生的健康发展,我国卫生工作方针及重要任务强调“以农村为重点”“以基层为主”,重视实施“分级诊疗”和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这方面的现状尚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实际要求。“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比较复杂,但重要原因之一是市场化即资本驱动造成的大医院“虹吸现象”,一些地方超规模、超标准建设医院。2014年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控制公立医院规模过快扩张的紧急通知》,2022年1月29日国家卫健委在《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中重点指出公立医院“不跨省设立分院区”。


尽管政策强调,但大型医院规模扩张依然是现实存在。资本市场需要“企业化”的医院不断扩张,通过规模化追求“客户最大化”,即希望病人越多越好,导致建大医院满足市场,增加效益。


同时,医院扩张借助了“地方政府民生形象工程”的东风、借助金融投资对医疗卫生的盲目热情,以及建设各种“医学中心”的政策势头、借助各种“排行榜”激活的做大做强的动力等,催生了医院扩张的势头。


基层医疗卫生健康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在大医院对医疗资源“虹吸现象”下,基层医院、老少边穷医院和乡村卫生院等在医疗市场化过程中被弱化的现状较为普遍,“以农村为重点”、“以基层为重点”及“分级诊疗”推进较为艰难。基层医疗机构人员配置短缺现象严重,医疗服务胜任力普遍低下。在县域医疗机构(包括县乡村)的医生队伍建设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人员短缺、人才激励机制匮乏、人事薪水偏低、编制管理和岗位吸引力不完善等问题。基层医疗机构专业人员的培训不规范,专业服务能力较低,基层医院留不住等,难以满足广大基层患者的医疗健康需求。加重了公共财政负担的同时,“以农村为重点”“以基层为重点”难以落实,看病难和贵的问题难以缓解。


提案建议


一、明确规定公立医院不能走企业扩张的道路,各级政府不能将公立医院按单纯企业管理。国家卫健委应与国家金融投资管理部门研究如何严格控制医院规模扩张的金融投资,将相关资金链向基层医疗倾斜。相关公立医院发展文件的制定应避免鼓励医院扩张的政策,政策的 “指挥棒”和支持力度向基层医疗机构转移。


二、政府要明确规定三甲医院“助困扶弱”的规划指标和具体任务,像国家“精准扶贫”战略一样,全国“一盘棋”,制定推进“医疗扶贫”工作,优先帮助基层医疗机构培训培养青年人才,建议各级卫健委加强过程监管,明确各级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医疗扶贫做到项目有时间、任务有要求。充分利用信息系统开展远程医疗,给基层医院分享大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多措并举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


三、建立以县医院为龙头、县域医疗机构紧密联合体,县医院在加强医护人员队伍建设的同时,着力带动本县域的乡镇卫生人才的培养和帮扶,建议将乡镇卫生健康人员的编制管理纳入县医院的管理体系,让乡镇医护人员有归属感和获得感,持续提升县域医疗整体服务能力建设。在全国设立一批基层医疗机构试点基地,以点带面,取得经验持续推进。


四、加大国家财政对基层医疗的投入,稳住基层医疗基本盘,建立和完善基层医疗机构专业人员的人才激励机制,改善其薪酬待遇。完善基层医疗人员的晋升考核标椎,基层医疗人员的晋升考核标椎应以当地患者实际需求为导向,注重实际服务能力和职业成就感。加大对扎根基层医护人员的宣传奖励力度,设立“全国基层好医生好护士”专项奖励基金,逐步营造全社会关注爱护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社会风尚,切实提高基层医疗岗位的吸引力。


黄宇光代表.jpg


教育资源要递增式向二孩三孩家庭倾斜


另外,黄宇光委员表示,加大优生优育和三孩政策的支持力度,将激励政策转化现实选项,提升老百姓的可及性和获得感。


我国生育率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体上除了人们观念改变的同时,更多的是担心生育的相关风险和养育的生活成本。建议在加大国家政策支持的同时,更需梳理具体困难,有的放矢,从源头做起,进一步缓解养儿育女面临的医疗压力、生活压力、教育压力和就业压力,应对人口老龄化,从源头做起,让年轻的父母生的放心,养的舒心,让千家万户享受添人加口的天伦之乐。


提案建议


一、建议将产前检查和分娩镇痛纳入独立医保报销目录,加大医保投入,普惠于民。产前检查对减少出生缺陷和保障产妇安全十分重要,分娩镇痛可以有效的降低剖腹产率,有利于国家三孩政策的落实。少数省份将分娩镇痛与自然生产或剖腹产归为同一医保目录,客观上造成了医院分娩镇痛做的越多,医院费用补贴越多的现状,客观上限制了分娩镇痛的进一步开展。


二、建议在国家企事业单位优先恢复托儿所的建制和福利,保证哺乳期母亲工作日既定的一小时以上的哺乳时间,让0到3岁的幼儿养有所托、健康成长,让更多的年轻父母安居乐业。


三、建议加大国家对一孩、二孩、三孩家庭专项递增式优惠补贴政策支持的力度,完善育儿补贴减税政策落实机制。完善各级医疗机构新生儿、婴幼儿和儿童医疗健康体系的建设,尤其是加大基层医疗机构儿科专业队伍的建设,保障儿童身心健康。


四、建议进一步加大教育优惠政策的力度,对一孩家庭,尤其是二孩和三孩的家庭,在幼儿园、中小学教育资源分配方面给以政策的递增式倾斜性支持。在提案中黄宇光委员指出,育儿的成本很大程度上是孩子的教育,这是造成低生育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返 回

白求恩公益基金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31510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52号太平金融大厦11层1101  邮编:100084

电话:010-88115501  传真:010-88115501转801  邮箱:contact@bqejjh.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