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求恩·齐引未来多学科科研能力建设项目”是由白求恩公益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于2023年12月设立的面向多学科领域医生开展的临床研究的项目,符合申请条件者均可按要求申请。根据白求恩公益基金会项目管理相关规定,为确保本项目课题申请工作的有序开展,特制定本申报指南,现予以公示。
一、 申请条件
(一)申请者须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中青年医师,年龄在45周岁以下(1979年3月31日后出生);
(三)如申请临床研究,申请者所就职的依托单位须具备临床研究资质要求,并要求申请者持有GCP证书(有效期内);
(四)中级职称以上或者博士学位;
(五)申报课题须经依托单位同意并提供伦理证明并在获取申请后于临床试验官网注册;
(六)申报课题必须有明确的研究目标、论证依据、技术路线、实验/试验流程资金预算、时间表,以及技术、设备、经验、人力资源可行性描述等;
(七)申报课题应同时具备以下特征: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和可行性;并且过去三年内未曾获得过省部级及以上单位的资助;
(八)申报经费在10万元以内,根据申报书的质量给予5万或10万元的资金支持;
(九)学科影响力
近五年在国内(中华系列)/国际期刊(SCI)以第一作者身份或通讯作者发表相关领域论著至少1篇。
二、项目资助范围
(一)研究方向
慢性气道疾病的免疫治疗的机制及临床研究,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慢性咳嗽、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等;间质性肺疾病抗纤维化抗炎治疗的机制及临床研究。共计16个科研课题。
(二)项目资助计划
表1 课题金额及数量:(16个课题)
类别 | 金额(万元) | 数量(个) |
A类 | 10 | 6 |
B类 | 5 | 10 |
备注:最终课题资助金额以评审结果为准
三、申请流程
(一)申请书获取
申请者可点击下方官网链接下载《白求恩·齐引未来多学科科研能力建设项目题申请书》
【课题申请书模板-呼吸】白求恩·齐引未来多学科科研能力建设项目.doc
(二)申请书撰写要求
1、申请书须由课题申请者本人按照《白求恩·齐引未来多学科科研能力建设项目呼吸领域课题申请书》模板进行撰写,在申请书中不得出现任何违反法律规定及涉密的内容,申请者应当对所提交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2、根据申请课题研究内容,准确、严谨填写申请书相关部分、申请资助金额,正文内容可根据研究项目实际情况适当增减模块。
3、申请课题的依托单位应对申请表所填写内容的真实性、伦理安全、技术研究活动和研究成果安全性等负责。
4、文件命名格式为“姓名-单位-课题名称”。
(三)报送方式
1、申请时间
本项目申请受理时间自项目公示之日起至2025年3月31日截止。
2、申请者需在申请截止日之前将《课题申请书》WORD/PDF电子版以及相关资质文件(包括个人简历、身份证、执业证书等)发送至项目组邮箱,邮件注明“齐引未来-呼吸领域”。
3、《课题申请书》提交需加盖医院或科研处章。临床研究课题获批后需提供所在单位伦理委员会“同意”开展研究项目的批件,并提供纸质版课题申请书、依托单位资质文件、伦理审查批件等相关资料各1份,邮寄至基金会项目组。
电子版发送至:huangqian@bqejjh.org.cn
纸质版邮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52号太平金融大厦11层1101室“齐引未来-呼吸”。以邮戳日期为准。
四、课题评审
为保证科研项目的学术性和公正性,由基金会协调成立评审专家组基于“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对申报的科研课题进行评审,按照最终结果确定资助名单并在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官方网站进行公示,并以邮件的形式通知入选者。
五、回避和保密制度
(一)评审专家不得申请或参与申请本项目支持。
(二)评审前,评审专家名单不对外公开,专家也不得在评审结果公布之前与申请者联系,对违反回避和保密制度的申请者及评审专家取消申请及评审资格。
六、资助流程
(一)获得资助的申请人须在资助协议签订前,提供完整的符合基金会要求的电子版及纸质版的盖章原件(包括课题申请书、申请者简历、依托单位资质文件等)。
(二)项目资助名单公示后,临床课题应在6个月内获得伦理批件及完成资助协议签署。
(三)申请课题依托单位可开具内容为“科研经费”/“捐赠款”的公益性捐赠票据,或内容为“科研经费”的增值税普通发票。
(四)获资助研究课题原则上应在完成资助协议签署并收到资助首款后2年内完成结题报告;如有特殊情况,需提供书面材料报送基金会项目组审核,经确认后可适当延长研究周期。
(五)课题负责人及课题内容原则上不能随意变更,否则基金会有权终止该课题资助并停止剩余经费的拨付。
(六)课题负责人需要按照资助协议约定提交《中期报告》和《结题报告》,经评审专家认定合格后,由基金会审批拨付后续经费。
(七)课题研究形成的知识产权归属、使用和转移,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执行。
基金会项目负责人:黄倩
电话:010-88115501
邮箱:huangqian@bqejjh.org.cn
白求恩公益基金会
2025年2月26日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博
白求恩公益基金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31510号-1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博
白求恩公益基金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315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