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3日,由白求恩公益基金会主办、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麻醉眼界学术支持的第一期“精准多模式镇痛”新理念研习班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成功召开。本次研习班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王天龙教授领衔,全国8位麻醉学专家授课,来自全国各地的45位麻醉中青年先锋学员,参加了本次研习班的学习。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郭曲练教授在开场致辞中表示,“精准多模式镇痛”是目前麻醉学科的最新理念,非常荣幸和自豪,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可以举办第一期“精准多模式镇痛”新理念研习班。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同道,就该理念和临床实践进行充分的交流,也诚挚地感谢多位麻醉领域领军学者为本项目准备了内容丰富课程。希望大家在本次活动中收获满满,将新理念的精髓融入临床工作中,共同推动麻醉学科的快速发展!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王天龙教授首先就《精准多模式镇痛的理念与临床实践》进行了内容介绍。王教授指出,精准多模式镇痛(precise multimodal analgesia)是指针对不同疼痛性质构成实施精准的镇痛方式组合,降低中重度疼痛发生率,加速术后急性疼痛及生理功能的早期康复,以及尽可能使镇痛相关不良反应最小化。对于此理念的理解需要从临床实际出发,从患者的需求出发,客观地分析疼痛的不同性质,制定精准的镇痛方案,以促进患者的加速康复。
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邓小明教授就《术后急性疼痛管理的思考与建议》进行了精彩的演讲。整个围手术期疼痛管理,包括出院后指导患者进行疼痛管理,比如:应用 NSAIDs、阿片类药物等来有效治疗。“精准多模式镇痛”的新理念将进一步提升术后急性疼痛管理的质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娟教授就《微创外科趋势下精准多模式镇痛管理的重要性》的内容进行了精彩的演讲。李娟教授指出,ERAS理念下围术期精准多模式镇痛策略,是指围术期全程有效镇痛,减少镇痛空白期,需要根据疼痛性质和来源来进行精准的管理。K受体激动剂对于内脏痛的作用尤其明显,是“精准多模式镇痛”新理念下的优选镇痛产品。躯体痛可用,神经阻滞、局部浸润+阿片类药物;炎性痛可用,基础用药-NSAIDs/选择性COX-2药物。所有规范的镇痛方案,都是基于患者的临床需求,从不同的疼痛性质和来源来分析,进而制定适宜的多模式镇痛方案、选择最优组合,以达到精准管理的目标。
北京世纪坛医院乔辉教授以《减重手术患者的精准多模式镇痛策略》为题,进行了分享。手术的结束绝不意味着麻醉作用的终止,需要对于减重手术患者进行精准的多模式镇痛策略,从围术期全程进行管理,才能实现加速康复的治疗目标。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肖玮教授以《精准多模式镇痛从单中心到多中心研究的质控管理》为题进行了精彩分享,在授课中表示,疼痛管理一直是ERAS的核心内容之一。ERAS理念下围术期镇痛策略包括精准镇痛、多模式镇痛、预防性镇痛,围术期镇痛理念新跨越,从超前镇痛到预防性镇痛,从关注干预时机到注重干预质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麻醉科就临床研究的质控管理,进行了细致的设计和精密的管理流程梳理,也充分体现了“精准多模式镇痛”的新理念对于麻醉学科快速发展的推动作用。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王锷教授分享了《湘雅医院麻醉药品智能化信息化管理》的讲题,详细地介绍了湘雅医院对于麻醉药品的智能化管理体系,以及数字化的管理流程,并就关键节点以及学员关注的相关问题给予了充分的反馈,让学员们认识到“精准多模式镇痛”不仅需要对于新理念的充分理解,同时从临床实践到管理流程,再到管理的质控环节,都需要系统的管理体系和高标准的严格要求。
病例讨论环节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廖琴教授以《围术期镇痛的思考与病例分享》为主题进行了分享。精准镇痛是多模式、个体化镇痛能够得到良好的管理,提倡使用区域镇痛技术。个体化镇痛的关键要素包括电子泵、合理的参数设置、术后随访等;术后镇痛仍需要不断深入研究和改进,大数据、多中心临床研究将有助于规范、完善围术期疼痛治疗和管理。廖琴教授的分享也得到了现场学员的热烈反馈和踊跃提问,王锷教授、杨勇教授分别对于廖琴教授分享的内容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也给予现场的学员很多宝贵的指导建议。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宋宗斌教授以《精准多模式镇痛心胸外科手术病例分享》为题进行了分享,针对大型手术的围术期疼痛管理进行了细致的分享和精彩的演讲。王锷教授、杨勇教授、邹望远教授,都给出了非常宝贵的点评。现场的学员们收益匪浅,病例分享环节在热烈的气氛中告一段落。
王锷教授在会议总结中再次向本次大会授课专家、主持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对于参会学员的积极参与和踊跃提问给予了充分的认可,希望在“精准多模式镇痛”新理念的指引下,在中国麻醉学领军专家的带领下,在中青年麻醉学者持之以恒、不断创新的临床实践积累下,共同推动中国的麻醉学科发展。期待中国从“麻醉大国”迈向“麻醉强国”,实现更高目标!
参观交流
会后,全体与会人员对湘雅医院手术室及院史馆进行参观交流。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博
白求恩公益基金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31510号-1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博
白求恩公益基金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315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