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髙爵不足羁其鸿志,厚禄不足系其雄心。”聂荣臻同志在悼词中这样评价了白求恩。“医术精于华佗,精神比于墨翟。”正因其爱乎人类,故不辞劳苦,万里长征,深入敌后,着寒衣土布之服,咽粗粝之粮。82年前的今天,伟大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与世长辞。
时代呼唤白求恩精神、人民需要白求恩精神,因为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用生命为中国人民留下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的热忱、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对技术精益求精”永远的精神财富。
纪念白求恩画作《难忘的岁月》
1939年10月下旬,在滦源摩天岭前线的孙家庄,天空弥漫着硝烟,战火的交汇和尖利的呼啸声过后铺天盖地的爆炸声似乎想要穿破人们的耳膜。炮火轰鸣,硝烟弥漫,战士们挥舞着刀枪浴血奋战。
在仅距八路军与日军交战3.5公里的小庙里,白求恩将此地设置成简易的手术室,在心理与生理同时被逼迫的高度紧张的状态下,全力抢救一名患颈部丹毒合并蜂窝组织炎的伤员。不幸的是,在抢救过程中白求恩被手术刀割破感染恶化,治疗无果逝世。
1938年3月31日,毛泽东在延安接待了白求恩和同他一同前来支援的医疗队。他以行动来印证自己拒绝生活在一个制造屠杀和腐败的世界,与中国人民一起奋力反抗。他创办卫生学校,培养医务干部,编写医疗教材,跟随晋察冀军区奔走在战争前线治疗伤员。
白求恩致毛泽东信的原稿
正如毛泽东《纪念白求恩》一文中提到的“白求恩同志是实践了这一条列宁主义路线的”,并要求中国共产党员也实践这一路线,向白求恩同志学习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精神。
他不辞劳苦,万里漂洋来到中国,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做自己的事业,在工作中恪尽职守,毫无自私自利之心,为解放中国人民的事业添砖加瓦,以身殉职将自己奉献给中国。他不顾自己的安危,将是否能救治好一名伤员看做比自己生命还要重要,他是我们世世代代永远铭记的丰碑,崇敬之至的楷模。
作为晋察冀边区司令员的聂荣臻与毛泽东一同接待白求恩,考虑到白求恩同志漂洋万里,不免劳累想让其先休息后谈工作,但他坚持立即投身工作并要求部队拿他当“一挺机关枪”使用,在晋察冀的一次战役中,他曾连续工作69个小时,为115个伤员同志动了手术。
白求恩同志感染逝世后,聂荣臻接到白求恩同志写下的最后一封信,纵使铮铮铁骨好男儿,也不禁潸然泪下。信中的白求恩已感知到自己的身体处于在“崩溃”的边缘,还请司令告知加拿大共产党书记最近的两年,是他平生最愉快、最有意义的日子。
历史照片 白求恩追悼会
白求恩逝世后,遗体被抬往于家寨,待聂荣臻同志赶到后含着泪给白求恩入殓,为他净身整容,红绸裹身,穿崭新军装,选了当地最好的柏木寿材。当时正赶上日军的疯狂“扫荡”,为了避免遗体被暴露便悄悄就地下葬,且未设置任何标记。
后来将棺椁起出正式安葬,并在追悼会上聂荣臻司令郑重宣布将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更名为白求恩学校,附属医院也更名为白求恩医院,为的是让人们一直铭记白求恩同志为人民做出的贡献。革命事业痛失一员战将,在场所有人泪如雨下,泣不成声,举国上下为其哀悼。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挺机关枪”,他在逝世的前一刻都在为军队,为人民考虑。在信中他还提到每年为治疗疟疾和极大多数贫血的患者购买定量的奎宁和铁剂,要在沪、港一带购买药品。他想到了朋友、亲人,想到部队往后的购药途径和数量,却始终没有想过自己。作为一名战士,他富有革命激情;作为一名医者,他鞠躬尽瘁,医者仁心,直到离世的那一刻也没有放下自己的医疗事业。
诺尔曼·白求恩是与中国缘分最深的国际友人,用宝贵的生命为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受中国人民的爱戴。他以不畏艰苦、甘于奉献的共产主义精神和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医者仁心激励着我们。
虽然白求恩同志已经离开我们82年之久,但他作为医者不惧艰辛的精神一直被后世人坚守。作为以“白求恩”命名的公益慈善组织——白求恩公益基金会要秉承医者仁德,无私奉献的白求恩精神,构建医疗健康领域的公益慈善平台;白求恩志愿专家们,奔走在基层医疗建设的服务之路上,帮扶基层医生、关爱病困患者、情系人民健康,将“生命至重,公益至上”的公益理念践行实施。他们在中华大地上留下的公益印迹,是对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这一永远的精神财富最坚定的守望和最生动的传承。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博
白求恩公益基金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31510号-1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博
白求恩公益基金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315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