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求恩·齐引未来多学科科研能力建设项目”是由白求恩公益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设立的面向多学科领域医生开展的临床研究的项目。为提升风湿免疫领域的科研能力,现计划在风湿免疫领域开展课题研究,符合申请条件者均可按要求申请课题研究。根据白求恩公益基金会项目管理相关规定,为确保本项目课题申请工作的有序开展,特制定本申报指南,现予以公示。
一、申报要求
(一)申报者条件
1、申请者须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风湿免疫或相关科室临床工作5年以主治或以上职称;
3、申请课题应为临床研究或紧密结合临床的相关转化研究,临床研究应按照GCP或相关管理规定执行;
4、已获得国家、省部级科研资金支持的项目不得重复申请本基金项目(申请者申请的相关研究内容已获得其他渠道或项目资助的,需在申请书中说明受资助情况以及与本基金申请项目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方可申请)。
(二)学科影响力 (满足以下任意一条即可)
1、在国内权威/核心期刊发表文章(至少1篇);
2、在国内/国际期刊(SCI)发表文章(至少1篇)。
(三)依托单位资质
1、三级及以上综合或专科医院、或医学院附属教学医院;
2、医院具备基础实验条件,拥有独立的相关研究能力;
3、申请课题依托单位为具有临床研究资质的医疗机构。
(四)科研课题成果要求
1、申报30万金额课题,结题时需在国内/国际期刊(SCI)发表文章(至少1篇);
2、申报15万金额课题,结题时需在国内权威/核心期刊及以上期刊发表文章(至少1篇);
3、申报5万金额课题,结题时需发表论文/国内权威中文期刊发表文章(至少1篇)。
(五)投报要求
每位申请者的课题,只能申请本次研究的一项科研课题研究,杜绝一标多投及一人多标的现象。
(六)其他,特殊情况另行处理。
二、项目资助范围
(一)研究方向及课题要求
本项目主要面向风湿免疫或炎症性疾病治疗相关学科的基础及临床研究,计划资助19项科研课题:
1、风湿免疫或炎症性疾病治疗相关学科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如高尿酸血症、痛风关节炎、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领域。
2、所申请课题需在风湿免疫学科和技术方面有所创新,对风湿免疫或炎症性疾病领域有所贡献。
(二)项目资助计划
类别 | 金额(万元) | 数量(个) | 总额(万元) |
A类 | 30 | 3 | 90 |
B类 | 15 | 8 | 120 |
C类 | 5 | 8 | 40 |
合计 | 250 |
备注:最终课题资助金额以评审结果为准
三、申请流程
(一)申请书获取
申请者可点击下方官网链接下载《白求恩·齐引未来多学科科研能力建设项目课题申请书》模板
【课题申请书模板】白求恩·齐引未来多学科科研能力建设项目-风湿.doc
(二)申请书撰写要求
1、申请书须由课题申请者本人按照《白求恩·齐引未来多学科科研能力建设项目课题申请书》模板进行撰写,在申请书中不得出现任何违反法律规定及涉密的内容,申请者应当对所提交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2、根据申请课题研究内容,准确、严谨填写申请书相关部分,清晰标注申请研究类型、申请资助金额,正文内容可根据研究项目实际情况适当增减模块;
3、申请课题的依托单位应对申请表所填写内容的真实性、伦理安全、技术研究活动和研究成果安全性等负责;
4、文件命名格式为“姓名-单位-齐引未来-风湿免疫”。
(三)报送方式
1、申请时间
本项目申请受理时间自项目公示之日起至2025年10月15日截止(具体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相应调整);
2、申请者需在申请截止日之前将《课题申请书》WORD电子版以及相关资质文件(包括个人简历、身份证、执业证书等)发送至项目组邮箱,邮件注明“齐引未来-风湿免疫”;
3、《课题申请书》提交需加盖医院或科研处公章。临床研究需提供所在单位伦理委员会“同意”开展研究项目的批件,并提供纸质版课题申请书、依托单位资质文件、伦理审查批件等相关资料各1份,邮寄至基金会项目组。
电子版发送至:qywl@bqejjh.org.cn,邮件名称请注明“齐引未来-风湿免疫”
纸质版邮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52号太平金融大厦11层1101室“齐引未来-风湿免疫”。以邮戳日期为准。
四、课题评审
为保证科研项目的学术性和公正性,由基金会协调成立评审专家组,该小组将为项目的评审等提供独立、专业、权威的意见,按照“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遴选优秀课题,并予以支持。
项目评审专家组会对申报的科研课题从研究目标、论证依据、技术路线、实验/试验流程资金预算、时间表,以及技术、设备、经验、人力资源、可行性描述、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和可行性等方面进行评审,按照最终结果确定资助名单并在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官方网站进行公示,并以邮件或电话的形式通知入选者。
五、资助流程
(一)获得资助的申请者须在资助协议签订前,提供完整的符合基金会要求的电子版及纸质版的盖章原件(包括课题申请书、申请者简历、依托单位资质文件、伦理审查批件等);
(二)项目资助名单公示后,临床课题应在6个月内获得伦理批件及完成资助协议签署;基础课题应在3个月内完成资助协议签署;
(三)申请课题依托单位可开具内容为“科研经费”/“捐赠款”的公益性捐赠票据,或内容为“科研经费”的增值税普通发票;
(四)获资助研究课题原则上应在完成资助协议签署并收到资助首款后1.5年内完成,最长不超过2年;如有特殊情况,需提供书面材料报送基金会项目组审核,经确认后可适当延长研究周期,但延长时间不超过6个月;
(五)课题负责人原则上不能随意变更,否则基金会有权终止该课题资助并停止剩余经费的拨付;
(六)课题负责人需要按照资助协议约定12个月内应提交《中期报告》,18~24个月应提交《结题报告》,经评审专家认定合格后,由基金会审批拨付后续经费;
(七)课题研究形成的知识产权归属、使用和转移,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执行;
(八)费用支付
1、研究款项采用分批支付, 具体支付方式以资助协议为主;
3、原则上超过时限后续费用支持单位有权不予支付;
4、如遇外派,援疆等特殊医院行政任务时另行处理。
基金会项目负责人:袁振兰
电话:010-88115501
邮箱:qywl@bqejjh.org.cn
白求恩公益基金会
2025年9月18日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博
白求恩公益基金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31510号-1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博
白求恩公益基金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315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