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5日,“瑞恩培训项目”气道安全系列临床培训班2025年第一期(天津站)顺利举行。此次培训由麻醉领域知名专家组成讲师团,来自全国90余名麻醉科医生参与。培训旨在通过开展气道安全管理授课与模拟实操进行交流学习,指导广大基层医院麻醉科医生同步提升理论与技能水平,达到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麻醉服务。项目由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发起,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公益支持。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于泳浩教授在开场致辞中表示,希望各位同仁从了解气道麻醉到管理气道麻醉,进而提升气道麻醉的理念。
学术分享环节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李依泽教授,中华麻醉学杂志编辑部主任彭云水教授、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张杨教授担任学术分享环节主持。
桂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麻醉科主任王永旺教授,以《气道管理技术更新与实践的挑战》为题进行分享。王永旺教授对气道管理工具的演进与特点、困难气道的风险与术前评估重要性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苏殿三教授,以《高流量鼻导管支持吸氧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为题进行了分享,主要讲述针对高流量麻醉技术通过“高流速、精准控温湿、动态平衡”三大核心机制,显著优化麻醉管理效率。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临床实训中心主任严佳教授,以《头颈颌面部手术困难气道的管理》为题进行了分享。他建议建立区域性困难气道数据库,通过多中心病例分析持续改进诊疗规范,特别加强基层医院的可视化技术配备与培训考核。
病例分享环节
病例分享环节,由广西医科大学麻醉学系主任刘敬臣教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李依泽教授进行主持。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刘永强教授以“高频通气下单孔胸腔镜气管隆突肿瘤切除并气道重建”为题进行了分享。结合病例南充市中心医院李林佶教授和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崂山区董河教授进行了点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张彦清教授以“特殊通气模式在单侧残余肺占位胸科麻醉中的应用”为题进行了分享。结合病例湖南省人民医院刘际童教授和郑州市中心医院王琰教授进行了点评,对肺部通气的特殊情况进行了解析和相关注意事项做出了提示。
模拟实操环节
7月25日下午,陪训班的学员们来到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住院部三层手术室以及一楼气管镜室。学员们现场学习临床工作中高频喷射通气术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与带教老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刘宏伟教授、殷玲医生、句仁华医生、陈晨医生、焦洋医生进行了交流互动。
讨论交流环节
7月25日下午专家们进行了气道安全新进展的讨论,由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于泳浩教授,中国医学科学北京协和医院易杰教授、中华麻醉学杂志编辑部彭云水主任、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敬臣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苏殿三教授、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张杨教授、郑州市中心医院王琰教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董河教授、湖南省人民医院刘际童教授、南充市中心医院(安贞医院南充医院)李林佶教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刘亚涛教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李依泽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张彦清教授共同参与,共话气道安全与管理的创新与发展。
全天的培训活动内容满满,从学术交流到病例分享,再到模拟实操,最后是讨论交流。参加活动的每个人都感受到了浓浓的学习气氛。无论是知名专家还是普通医生,对培训的计划安排和学习内容都非常满意。
培训虽然圆满顺利结束了,但是留下来的学员期许仍须我们继续探讨。我们应该努力筹划更好的培训活动,以利于医生水平的不断提升,受益于患者。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博
白求恩公益基金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31510号-1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博
白求恩公益基金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315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