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1日,由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公益支持的2025年“中西医结合麻醉与围手术期医学基层行系列活动——民族医药探访贵阳站”在贵州省贵阳市顺利举行。活动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专委会和围手术期专委会联合发起,广东省中医院贵州医院、铜仁市中医医院承办。活动通过开展参访交流、学术讨论等活动,旨在发掘中西医结合麻醉与围手术期医学的融合创新,推动基层麻醉技术与服务能力建设,加快消除或缩小区域间服务能力与质量差距。
参访交流
11日上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李天佐教授,湖南省人民医院魏来教授,深圳市中医院黄增平教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李智帅教授赴广东省中医院贵州医院参访交流。广东省中医院贵州医院石永勇院长向专家组介绍了广东省中医院贵州医院的发展和麻醉科诊疗业务开展情况。
学术交流
在11日上午的学术交流活动开始,广东省中医院贵州医院石永勇院长首先在致辞中向远道而来的专家组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他表示,中西医结合麻醉与围手术期医学是传统医学智慧和现代医学技术的深度融合,也是推动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此次活动的举办,不仅为贵州中西医结合麻醉学科带来了前沿的学术成果和实践经验,同时也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学习交流平台,必将为贵州中西医结合麻醉学科的高质量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敬杰在讲话中表示,欢迎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与围手术期专委会的专家到贵阳指导工作。她表示,党和国家从政策上不断加大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投入,从医疗、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多方面以及中医药产业和文化发展方面都指明了工作方向。相信此次活动的举办,是引领贵州省中医药发展事业的重要践行。贵州省具有中医药的丰富资源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希望专家团队在贵州省更多区域持续开展活动,整体带动贵州省中医药事业的进步。
李天佐教授在讲话中表示,从2021年至今经历四年时间,走访多位中国古代名医故里,探访蒙医、苗医、壮医、维医、藏医等多个民族医药文化,在感受到中华古代传统医药魅力的同时不断探索适宜技术和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的创新融合。此次活动既是民族医药进入贵州省的再一次探寻,希望本次活动能带动更多临床和科技工作者们参与中西医麻醉与围手术期医学的创新融合。学术交流活动由广东省中医院贵州医院邹薇教授主持。
学术交流环节先后由广东省中医院贵州医院邹薇教授、广东省中医院贵州医院招伟贤教授、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种朋贵教授、深圳市中医院黄增平教授、贵黔国际总医院陶国才教授、湖南省人民医院魏来教授、贵州省人民医院方开云教授主持。授课的教授和主题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贵州医院高鸿教授以“经皮穴位电刺激在围术期的应用5年文献回顾与思考”为题进行分享;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邹小华教授以“麻醉相关文书的规范记录”为题进行分享;最后由广东省中医院贵州医院黄爽教授以“广东省中医院民族民间医药发展情况介绍”为题进行分享。
学术讨论环节由贵黔国际总医院苏金华教授、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黄桂华教授主持。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刘艳秋教授、广东省中医院贵州医院邹薇教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金阳医院方华教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李智帅教授等多名专家就中西医结合适宜技术的开展、专家共识及指南的推广学习、相关科研工作的推进等主题进行了热烈地讨论。
李天佐教授在会议总结中表示,“中西医结合麻醉与围手术期医学基层行系列活动”的意义就是中医和西医相结合,践行文化传承,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我们的前辈在针刺麻醉与镇痛方面,让中医走向了世界。目前是中西医结合包括民族医药发展的好时机,希望跟各位同道一起更深入的了解传统医学。我们要进一步的思考,如何让中医适宜技术在中西医结合麻醉与围术期医学领域的应用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更广泛的临床工作中实践推广,让更多患者受益。
参观交流
11日下午专家团队前往铜仁市,参观了铜仁梵净医馆,并与铜仁市的中西医结合麻醉与围手术期专家、土家族以及苗族医药传承人共聚一堂,探讨相关学术话题。中西医结合麻醉与围手术期医学基层行系列活动——民族医药探访贵阳站活动在热烈的学术气氛中圆满结束。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博
白求恩公益基金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31510号-1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博
白求恩公益基金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315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