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8日,由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发起的“母亲的河·肿瘤防治公益项目”呼和浩特站启动会在呼和浩特市召开。北京大学医学部终身名誉教授申文江,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田晓犁,白求恩公益基金会放射治疗专家委员会主委、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放疗科主任王俊杰,白求恩公益基金会理事兼副秘书长、医学出版编辑专委会主委刘友良,内蒙古自治区医学会秘书长吴进龙,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张立东,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副院长易媛媛,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放疗科副主任江萍,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放疗科主任医师孙晓革,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相关医疗机构的代表和近距离治疗领域的专家参加了启动仪式,会议由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放疗科副主任王宏伟主持。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张立东在致辞中表示,在王俊杰主委及其专家团队的大力支持下,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近距离治疗技术水平一定能够得到显著提高。王俊杰主委创建的“母亲的河·肿瘤防治公益项目”落地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必将使内蒙古自治区罹患“两癌”的贫困母亲获得更好的救治和援助,挽救更多的患癌家庭。
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田晓犁在致辞中表示,“母亲的河·肿瘤防治公益项目”于今年4月15日在赤峰市肿瘤医院启动,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已经“流淌”了四站。项目以公益慈善为纽带,不仅为基层医院提供指导帮扶,还为患有“两癌”的贫困母亲提供专项援助,帮助患病妇女战胜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建立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目前,项目已经有两位贫困患者通过了援助评估,正在接受治疗。项目的第五站在呼和浩特开展,希望能给当地百姓健康带来更多的福祉。
田晓犁秘书长分别为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颁发了“母亲的河·肿瘤防治公益项目合作医院”牌匾。
王俊杰主委在致辞中介绍了发起“母亲的河”项目的初衷。项目对接国家“两癌”筛查项目,帮助患有乳腺癌或宫颈癌的贫困母亲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避免患病家庭因病致贫返贫。通过项目的实施来促进基层医院放疗技术、人才、设备等多方面水平的整体提升,推动区域放疗中心和国家级重点专科的建设。并指出,“放疗人”一定要有使命、有目标、更要有担当,才能推动放疗事业的发展,最终造福更多的肿瘤患者。
刘友良主委介绍了《肿瘤精准放射治疗靶区勾画丛书》《肿瘤放射治疗核心能力建设培训系列教材》《肿瘤放疗科普丛书》的出版计划和出版情况,希望通过医学出版的工作,为医者交流学术、为百姓科普健康提供媒介。
会上,王俊杰主委为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放疗科孙晓革主任颁发了呼和浩特站项目组长聘书,为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乳腺科主任吴高春、妇科杨晓玲主任等专家颁发了项目医生聘书,并与刘友良主委一同赠送了由王俊杰主委主编的《肿瘤精准放射治疗靶区勾画》丛书。
活动合影
内蒙古卫视《午间新闻》“母亲的河”活动报道
启动仪式结束后,进入学术交流环节。本次会议还邀请了国内近距离治疗领域的专家,围绕肿瘤近距离治疗等临床治疗的方法策略进行授课与交流。
学术交流讨论环节
学术交流环节主持人
启动会不仅开启了项目在内蒙落地的航标,宣传了项目开展的计划和意义,带来了学术盛宴;更重要的是在公益平台上彰显了整合社会全方位资源的力量,进一步明确项目在专家引领下,扎实开展基层学科建设,帮扶基层医院技术水平提高,造福患者的愿景一定可以实现。所有参会嘉宾无不受到感染,纷纷表示愿意为项目注入力量,积极参与,献身行动。
项目介绍
“母亲的河·肿瘤防治公益项目”以白求恩公益基金会放射治疗专家委员会王俊杰主委为牵头专家,项目名称取自歌曲《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代表的是草原游子对故土的热爱,对父母的思念。项目旨在为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精神,响应国家推动的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需求,通过组建多学科专家组,依托知名三甲医院完善的医、教、研体系,整合各方资源,不仅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技术指导、专业培训、专家会诊、进修学习、科研建设、学术交流以及放射肿瘤专科建设等指导帮扶工作,提高基层县市医院区域肿瘤放射治疗的能力和水平;而且还将协助符合条件的基层医院开展癌症健康宣教、义诊筛查,以及专项救助等公益活动,降低癌症发病率和病死率,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率,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现象。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博
白求恩公益基金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31510号-1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博
白求恩公益基金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315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