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未来骨科 医工融合”创新沙龙项目第四期

2018-09-10

2018年9月8日早八点半,由白求恩公益基金会主办的“未来骨科医工融合创新沙龙项目”第四期——骨质疏松专题在北京市海淀区西山脚下如期举行。

查看原图

“未来骨科 医工融合”创新沙龙项目是由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赵宇教授牵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丁立教授、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王丽研究员等共同筹备组建的项目。旨在围绕骨科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等方向,聚集临床医学、生物工程、人因工程等学科,探讨本领域发展所面临的关键性挑战问题和研究方向,建立医工融合国内外学术交流的平台。

本次会议特别邀请到了北京协和医院妇科内分泌专家林守清教授、香港中文大学骨关节肌肉研究实验室主任秦岭教授、北京积水潭医院副院长贺良教授、北京医院骨科主任薛庆云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行政副主任曹永平教授、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创伤骨科主任郑龙坡教授、天津医院脊柱外科Ⅰ病区科主任杨强教授、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张燕教授参与学术讨论,白求恩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张娟娟女士也莅临参会。

查看原图

白求恩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张娟娟

此外,来自多家医院的年轻医者、医疗行业单位相关代表、北航师生、中国航天员中心的科技工作者们也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伊始,来自中国航天员中心的王丽研究员作为会议主持向到场嘉宾们致欢迎词,主持人引用了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表达出对与会嘉宾们的热烈欢迎,大家纷纷鼓掌,会议在一片融洽和谐的氛围中拉开序幕。

查看原图

首先是来自北京积水潭医院的贺良教授对“骨质疏松概论” 做专题讲解,贺教授就骨质疏松症和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定义及其发生机制进行解读,针对中西方对骨质疏松认识的不同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并结合沙龙议题向大家简要介绍了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及相关药物的选择。

查看原图

香港中文大学的秦岭教授带来的报告“骨质疏松症从实验室到临床的转化”中介绍了香港中文大学骨科骨质和健康评定中心的相关研究,深入分析了当前临床方面人口老龄化与骨疾患的严峻形势,提出要共同完善骨科和相关学科转化医学学术平台。

查看原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丁立教授作报告“骨质疏松骨骼中的生物力学研究”,分析了骨质疏松发生的背景及其生物力学原因,介绍了生物力学的有限元模型在骨质疏松研究中的应用并分享了相关案例。

查看原图

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张燕教授带来的报告“骨质疏松症影像诊断的现状和困境”,从临床医师的角度分析了当前各种病理性骨折鉴别方法的优势及局限,深刻阐释了骨密度及骨质量影像诊断的临床意义。

查看原图

北京医院薛庆云教授则针对《中国骨质疏松骨质诊疗指南》进行了细致的解读,薛教授不但介绍了常见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特点及诊断,分析了药物干预的注意事项,还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提出了科学有效的治疗建议。

查看原图

天津医院杨强教授的“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的治疗现状与困境”报告,从医生的角度说明了骨质疏松的病理学原因是骨稳态失衡,从促进新骨形成、减少骨丢失两方面分析了当前抗骨松相关药物的治疗效果,同时提出了目前椎体成形充填材料、内固定方面存在的相关问题。

查看原图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曹永平教授做了题为“人工关节置换遭遇骨质疏松的治疗现状与困境”的报告,介绍了当前临床上假体的固定方式,分析了骨细胞与应力感受的关系,分享了骨质疏松治疗的有关方法。

查看原图

上海第十人民医院郑龙坡教授带来的报告“骨质疏松四肢骨折的治疗现状与困境”,分析了骨质疏松四肢骨折的常见部位及诊疗现状,阐释了骨质疏松导致骨折愈合延迟,从而导致再骨折的发病机理,提出了目前临床上锁定钢板局限性以及髓内钉固定所存在的相关问题。

查看原图

北京协和医院妇科内分泌林守清教授带来了题为“性激素补充疗法预防绝经相关骨丢失”的报告,报告中着重介绍了骨密度与年龄及生殖衰老的分期情况,细致分析了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分享了相关数据,阐述了性激素补充疗法与骨质疏松症的联系及治疗原理。

查看原图

中国航天员中心的王丽研究员做了题为“骨质疏松脊柱手术用医疗器械的人因设计与测评”的报告,介绍了骨科手术器械的发展史及现状,对脊柱用手术器械的进行了人因测评,提出了人因设计指标和方法。

查看原图

最后,北京协和医院赵宇教授带来了题为“脊柱融合遭遇骨质疏松的治疗现状与困境”的报告,报告分析了骨组织增强的药物治疗方法,介绍了当前植入物及固定螺钉的现状及改进方式,从临床实践延展开来,高屋建瓴地阐述了脊柱融合与骨质疏松的关系,也为本次沙龙的会议报告部分画上了句号。

此次会议,专家们针对骨质疏松问题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的独特见解,分别从各自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交流中火花频出,共同进步,也为听众们带来了一场无与伦比的医学盛筵。

查看原图

会议结束后,大家一同乘车前往航天城进行观摩学习,在了解我国航天航空事业的最新科技发展的过程中结合骨科现实困境共同探讨未来科技新融合的趋势及可能性。至此,第四届未来骨科创新沙龙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最后,感谢各位专家为本次会议的支持,感谢各位同仁、老师、同学热情地参与交流!

返 回

白求恩公益基金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31510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32号枫蓝国际中心B座611  邮编:100082

电话:010-88115501  传真:010-88115501转801  邮箱:contact@bqejjh.org.cn

白求恩公益基金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31510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32号枫蓝国际中心B座611  邮编:100082

电话:010-88115501  传真:010-88115501转801  邮箱:contact@bqejjh.org.cn